都说现在工程机械市场不景气,工程量少,用户的盈利水平下降,那么,如今的一线市场情况究竟如何?笔者采访了北方地区一位土方机械的机主,看看他的经营状况是怎么样的。
张老板(化名)是河北省某地级市的一位小挖机主,他入行时间不长,曾于2013年和2014年先后购买两台某美系品牌6吨级小挖。张老板购买的这两台设备都是新机,第一台是家里凑钱全款购买的,为了收缩经营成本,连司机也省了,干脆自己学着开。于是,他从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变身为一位挖掘机的操作手兼机主。

市政施工
张老板所在的城市毗邻北京,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当中,类似厂房建设、回迁房项目的小工程不断。自从2013年购置了第一台小挖以后,他的生意也慢慢走上正轨,开始盈利。不过,小挖的活虽然多,但是利润偏少,除去油费、保养费用和设备折损,每个月的净利不足万元。于是张老板萌生了再添置一台设备的想法,在2014年初又按揭购买了同款小挖一台,并雇佣了一名同乡司机接工程,以车养车。
其实,张老板的经营状况在当下已经算比较理想了,自从购买了这两台设备以来基本就没有停过工,只在春节期间才能得空休息。他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当地的工程量一直都比较稳定,只要有一定的人脉资源,自己的设备和操作手能够胜任,承揽工程还是比较轻松的。如果从本身的意愿出发,他更偏向于承接周期较长的工程,一进工地就能做小半年,不需要频繁的转场和找活。但是这样的工程都需要承包方垫资,回款周期也比较慢。相反,民宅基础开挖这样的短活更像打零工,设备进场后几天就能做完,工程款都是现结,只是在工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就需要接着联系下一个工地,用他的话讲有点“折腾”。
小挖所承接的工程比较复杂,尤其是市政管线的开挖,对于工地的情况不明,稍有不慎就会挖断地下管线,造成危险或经济损失。张老板也感慨道:“我是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
对于当地的市场情况和未来经营的打算,张老板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据他的描述,从他入行以来当地就一直不缺小挖的工程,但这并未带动新机的销售,主要原因是市场的存量设备太大,工价普遍偏低,机主更倾向于购买性价比较高的二手设备,从他作为机主的角度就可以感受到,自打他买了这两台美系品牌小挖开始,就不断有机贩子、同行打听他是否要转手,因为设备刚刚投入使用,而且活源充足,就没有考虑出手。

市政施工
对于目前的经营状况,张老板整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小挖的活杂,回报又比较低,他也萌生过购买一台20吨二手中挖的想法,这样就需要把现有的一台小挖出手,取得一定的启动资金。但是,不同吨位机型所承接的工程差别很大,经营模式也会有很大转变,所以这个计划尚未成型,他还需要慎重的考虑之后再付诸实现。
通过这位机主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时下火爆的二手设备交易已经开始影响到工程机械生态体系。在2015工程机械维修技术峰会上,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维修及再制造分会副会长李志勇表示:“这种只有小循环,没有大循环的交易模式实际上已经透支了未来几年的新机市场。如果通过强制报废处理二手机,可操作性太差;通过拍卖方式简单处理二手机则是一剂泻药;向海外输送二手机远水不解近渴。现阶段打造二手机品牌,改造提升二手机、提升二手机的技术含量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通道。”
免责声明:本文援引自厂商或其他媒体,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