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查询

    为了方便广大用户最快速度查询产品真实性,请关注GBPSC官方微信号查询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行业新闻

    中韩合作对接四大国家战略,搭建两大合作平台

    发布时间:2015-11-05 09:40:00人气:964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4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日完成了对韩国的访问。访韩期间,李克强在多个场合都再三强调了中韩对接四大国家战略、搭建两大合作平台的巨大空间。

        中韩即将对接的四大国家战略是,中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韩国“创造型经济”、“中国制造2025”同“韩国制造业革新3.0”、中韩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中方倡导的“一带一路”同韩国的“欧亚倡议”;而两大合作平台是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平台。

        创新、创业的“韩国经验”

        中国社科院技术创新和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金周英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上下在全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中韩有很多契合点,而韩国在创新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韩国总统朴槿惠2013年上台后大力推动“创造型经济”战略,并提出了六大战略措施:打造一个奖励创意并容易实现创业的社会环境,让风险投资企业和中小企业成为创造经济的主力军并大力开拓全球市场,创造可以开拓新产业和新市场的新增长动力,培养拥有梦想和挑战精神的创意人才,加强科学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能力,培养国民和韩国政府共同参与的创造经济文化。

        金周英表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时观念上的重大变化,它更强调对基层的、企业的创新活力的激发。”

        李克强访韩期间,中韩决定在中国成都设立中韩创新创业园,中韩还确定将共同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在这方面,韩国已经建立了“未来创造科学部”、“创造经济革新中心”等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平台支撑;而中国也在建设着为数众多的“创新孵化基地”、“创业大学”、“众创空间”等平台。

        金周英表示,韩国经验对中国的一个重要启发就是,除了政府的政策引导,要更加注重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

        殊途同归的制造业升级

        中韩两国领导人商定,将积极推动韩国政府提出的“制造业革新3.0战略”与中国政府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挂钩,两国将加强在制造业政策、设计领域研究、绿色工厂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制造2025”和韩国“制造业革新3.0”分别被称为中韩两国各自的“工业4.0”。

        中国政府今年5月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选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75.020,-2.24,-2.90%)等十大领域作重点突破,计划通过10年的努力,实现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并培育新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样把制造业放在国民经济重要地位的韩国,在2014年6月推出了“制造业革新3.0战略”,其战略目标很明确,即以促进制造业与信息技术(ICT)相融合,提升韩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韩国产业研究院北京支院院长李玟炯11月2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两个战略是中韩两国各自的制造业升级方案,两大战略在选择的重点领域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是殊途同归的,这种共同的方向促使中韩在李克强访韩期间签订了这方面的MOU“韩中两国都以制造业立国,但和欧美、日本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韩中通过战略的对接,可以大大节省研发成分和追赶的时间成本,共同提高制造业竞争力。”李玟炯说。

        产能合作,开拓第三方市场。“开拓第三方市场”不仅是中韩之间对接的四大战略之一,也是需要共同搭建的两大合作平台之一。中韩商定通过将韩国的技术优势和中国的筹资能力相结合,携手进军第三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成套设备市场。

        商务部研究院亚洲非洲研究部主任徐长文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中韩两国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上不尽相同,中韩两国都有意愿取长补短,抱团开拓第三方市场。另一方面,韩国加入了中国主导设立的亚投行,这摆脱了韩国在现有国际金融机构中份额偏低、与其经济实力不符的困境,同时也为中韩两国共同开拓亚欧等国家第三方市场提供了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不仅和韩国,中国还正在积极推动与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等多国一道,开拓第三方市场。此外,国务院今年5月印发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徐长文表示,这是因为中国与韩国、欧洲等国在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在缩小,但同时又具备一定的互补性,可以规避了竞争。同时,这也反映了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日益扮演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一带一路”对接“欧亚倡议”

        “欧亚倡议”是韩国总统朴槿惠2013年提出的经济外交构想,其内容为建立贯通韩半岛、中国、直到俄罗斯与欧洲的交通网络,将欧亚大陆联结为一个经济共同体。

        这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提出时间和内容上多有相似之处。徐长文表示,中韩这两个战略都是立足周边、面向亚欧大陆的区域战略构想,两大战略在中国东北等区域有叠合区域,其实施或能为这些区域的发展带来契机。而东北是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地区。

        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丝路基金有限公司董事刘劲松此前表示,中国正积极协助中国东北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中国的“一带一路”和韩国的“欧亚倡议”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业产能、工业园区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合作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亚投行是中国配套“一带一路”战略而设立的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韩国加入亚投行使得两国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共同推进在亚欧地区的合作。

        山东大学韩国学院院长牛林杰则认为,“欧亚倡议”与“一带一路”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欧亚倡议”关注的重点地区是朝鲜和俄罗斯,同时涉及中国的东北三省;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则把重点放在了中国中西部和中亚以及中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南亚、东非等地。“欧亚倡议”在朝鲜问题、资金支持方面需要中国,而韩国加入“一带一路”可以带动朝鲜和日本加入,从而实现“一带一路”战略东部终端在东北亚地区的合拢。

        牛林杰称,“如果中韩两国的这两大构想实现整合,将会出现横贯欧亚大陆的三条主干线,辐射区域可以完整覆盖整个欧亚大陆,由此所带来的欧亚经济融合的广阔前景是令人鼓舞的。”
     
    友情链接
    江苏工兵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受ZFB商标所有人:工兵机械(韩国)有限公司授权使用GBPSC,是一家制造,进口,销售,维修,服务,信息管理于一体具备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的制造型企业.
    产品保修
    防伪查询
    请关注公众号
    GBPSC999
    连港工兵
    官方小程序
    18260386666